- 黄永锋;孟祥光;高锋;吕长宽;
针对祁东煤矿多次出现的压架事故,采用"刷帮移架"的救架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解决了救架时间长、高度矮、支架带病作业等压架快速复面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工人工作时的安全系数。此项技术为快速救架复面提供了新的手段,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2010年06期 No.14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绪军;张兆松;王令永;
良庄煤矿极薄煤层(六层)平均厚度0.95m,工作面打破以往的高档普采工艺,在6604外面首次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同时对原普采时开采装备进行升级换代,通过对极薄煤层综采工艺开采技术研究,大幅提高极薄煤层单产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艳梅;
针对煤矿深部水平软岩巷道围岩力学性质及膨胀特征,通过现场测试对巷道稳定性的力学效应、受采动影响时围岩的应力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寻求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技术,并据此提出了新的支护方式,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2010年06期 No.14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彦鹏;
该文分析了断层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劳动组织,保证在小范围拆除工作面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快速缩面,取得极好的经济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方;周心刚;
为确保国内首个"三软"地质条件下超长距离放顶煤工作面的顺利回采,通过对开采设备进行选型设计配套以及加强设备管理来予以保障,取得了工作面开采的成功,填补了国内软岩超长放顶煤工作面回采设备选型设计配套和使用管理的空白。
2010年06期 No.140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于相增;
鹤煤二矿资源枯竭,现已进入退采期,工作面每层倾角在18°~44°之间,工作面均伴有8°~12°的仰采、俯采现象。随着工作面底板倾角的增大,设备的防倒防滑控制难度也随着增加;且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要通过煤仓、底板巷、穿层巷道、顶板巷、高位钻场等地质构造带和老巷;为保证安全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2010年06期 No.140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宝敏;于东旭;赵新汶;
良庄矿通过快掘配套工艺的应用,加快了机械化进度,实现了采掘平衡,为老区矿井更快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0年06期 No.140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晓峰;
为了快速高效的进行巷道掘进施工,分析了巷道工程状况,制定了掘进机合理的切割方式和适应本巷道的施工工艺,对装载与运输工作进行了优化布置,取得了很好的施工效果。
2010年06期 No.140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东强;李强;徐兴华;安昌辉;
霄云煤矿井底车场主排水泵房硐室处在软弱破碎岩体中,初次支护变形破坏严重,通过优化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硐室得到良好加固治理。本文对硐室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硐室支护设计优化方案和施工技术优化方案,并总结了部分支护设计及施工要点,同类条件硐室具有借鉴价值。
2010年06期 No.140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连成;
针对鹤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较为复杂的特点,采用滑移支架放顶煤开采替代π型钢梁与单体液压支柱配套支护放顶煤开采,有效解决了支护不及时、支护稳定性差、工艺复杂和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联忠;谭效林;刘景辉;
综合气测录井仪具有连续监测煤层气含量,并对显示结果做出解释和评价,能提供多种工程参数和泥浆参数,在煤层气参数井、水平井、水平分支井及水平对接井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煤层气勘探和开采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仪器。
2010年06期 No.140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俊;
根据采面实际情况,进行了支护强度计算,依据计算结果选择了采面液压支架;对正常推进和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可靠的技术措施,顶板管理效果保证了采面的安全生产。
2010年06期 No.140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明;钟兆华;
该文介绍了薄煤层综采三机的技术特征,分析了其结构特点,总结了薄煤层工作面高产高效的经验,并说明了设备的现场应用及改进。
2010年06期 No.140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文;徐德坡;高旭波;
新安煤矿从支护实践入手,重点阐述了预应力锚索支护的原理、参数设计及施工工艺,总结出了锚索支护的效果及今后注意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10年06期 No.140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树山;
直眼掏槽中深孔爆破技术的成功应用,增大了巷道掘进的循环进度,提高了单进水平,彻底的解决了影响掘进速度的难题。
2010年06期 No.140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峰;
由于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及煤层顶底板松软,而且断层斜穿工作面,穿越工作面长度大,所以过断层时需对以下三方面进行加强管理,(1)顶板控制,(2)瓦斯排放和监测,(3)矿井水预防。
2010年06期 No.14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宝刚;任恩明;魏忠勇;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即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点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它具有观测时间短、精度高、无须通视和现场给出精确坐标等优点。
2010年06期 No.140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华而业;
针对华玫矿业公司-100m水平南翼开拓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结合矿井南翼开采范围、地质条件、煤层的赋存特点,经分析论证,提出了矿井南翼开拓布局优化改造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已有开拓工程,减少生产环节,实现合理集中生产。
2010年06期 No.140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跃楠;孙世彪;杨阳;
在中厚煤层中进行风桥施工是矿山常见的一项工作,工作施工难度较大,工艺复杂,施工期间,严重影响其它主巷的正常作业,该文对风桥通过大巷时的施工工艺做一简单探讨以供参考。
2010年06期 No.140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牛超;朱鲁;翟培合;
探测出采空区的准确位置、形态和埋藏深度,可以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由于其技术先进、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能解决多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实例表明在探测采空区方面能取得良好效果。
2010年06期 No.140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红;
提出了SHF10-13沸腾锅炉技术改造的方法,改造后的锅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此项改造非常经济合理。
2010年06期 No.140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明远;王传社;李志磊;
该文主要介绍了南屯煤矿在1604薄煤层普采工作面下面遇断层无法进行正常回采的情况下,对残留煤炭另行开采的方法。
2010年06期 No.140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祥光;黄永锋;高锋;
祁东煤矿6130综采工作面过机巷高冒段时,提前向高冒段巷道顶板及上帮注浆充填,待顶、帮稳固后,采用了工字钢棚对U型棚进行替棚的综合支护方式。随工作面推进,采用半圆木配合液压单体架设倾向棚一梁两柱,逐次替换工字钢棚。采用该支护方式,有效地支护了顶板,同时大大减少防治片帮、漏顶所使用的材料,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福立;张艳春;
通过电动机带动减速机上的摩擦轮作为驱动装置,采用架空的无极绳作为牵引承载,钢丝绳主要靠尾部张紧装置进行张紧,沿途依托绳轮支撑,以维持钢丝绳在托轮间的饶度和张力。抱索器将乘人吊椅与钢丝绳连接并随之做循环运行,从而实现运送人员的目的。
2010年06期 No.14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艳山;孙远平;
该文论述了轻型液压支架的应用背景,介绍了工作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支护强度的计算,并对工艺流程和应用效果作了具体说明。
2010年06期 No.140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闫琳;梁开东;刘栋;
通过研究采煤工艺和支护工艺,为最大程度的开采利用现在资源,提高井下煤炭开采率而研究设计了巷道充填支架,利用矸石进行填充,最大限度解放煤矿区域内建筑物下的储煤资源,为矿区实现矸石置换煤炭,提高资源回收率提供有效地解决途径。
2010年06期 No.14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心刚;解士安;刘亚平;
近年来龙口矿区梁家煤矿随着矿井新采区的开拓和水平延伸,矿压明显增大,提高了对软岩支护的理性认识;通过深入分析研究设计、施工中的问题,掌握对围岩属性的感性认识,找出巷道变形原因,结合已有的支护经验,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增强了支护效果,降低了支护投入,提高了矿井经济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璋;
为了确定综采工作面巷道支护合理参数,分析了采面情况,按照满足运输、通风、行人等安全生产需要选择了巷道断面和高度;巷道支护选择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支护参数。
2010年06期 No.140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叶维楚;闫勇;
矸石源源不断的从井下提升到地面,堆积的矸石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严重影响矿区的生态环境。唐口煤业公司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治理和探索,利用矸石填坑造地、修路等,不仅消除了矸石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而且节约了征地费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善勇;陈培国;陈怀卫;
该文介绍了一个矿井布置两部4800kW大功率矿井提升机,应用DTC电气传动技术,实现消除谐波、功率因数恒为1的目的,同时加速运行母线电压降小于4%。
2010年06期 No.140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傅涛;
燃煤成本在热电厂占生产总成本的65%,而锅炉是消耗燃煤的主要部分,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燃煤成本,直接影响热电公司的经济效益。龙矿集团热电公司根据循环流化床的运行特点,采用配灰燃烧方式提高锅炉效率。
2010年06期 No.14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尹锦锋;张新;
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电镜、28天抗压强度技术手段,对平顶山矸石电厂的粉煤灰样品进行了分析;结合有关国家标准和文献,对矸石电厂粉煤灰进行分类,并对其综合利用途径做出评价。
2010年06期 No.140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胡佩东;徐西义;
取代传统钢丝绳检查方式,由电脑直接采样和处理,准确诊断钢丝绳内外部全部缺陷。对压缩的数字化的钢丝绳缺陷的多通道采样信号进行反演算,当有断丝、疲劳、磨损锈蚀等损伤当量超过规定标准时,立即显示损伤当量、损伤部位及被测长度,即时声光报警、存储、打印,提高了矿井提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010年06期 No.140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伟;周升举;韩力;
阐述了新巨龙公司龙固矿井作为高地热矿井采取机械降温的必要性,并通过比较选择了冰冷降温系统。介绍了建立冰冷低温辐射降温系统的情况,以及应用冰冷低温辐射降温系统后的效果。
2010年06期 No.140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世铸;
介绍选煤总厂在安装和使用SCL-2000型煤灰分在线测灰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过技术改造与调整,测灰仪可以正常使用,提高了五级精煤的合格率与产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新民;
煤矿生产情况复杂,信息量大,从自动化生产到抢险救灾都存在着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问题,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将计算机与监控软件相互结合,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控,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优化调度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2010年06期 No.14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雪峰;刘丰春;
鄂庄煤矿通过研发使用新型转弯自移式延缩输送机装置,实现胶带输送机机械化延缩的要求,解决了带式输送机平面转弯、变坡换向问题,简化了运输系统,实现了连续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0年06期 No.140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侍鹏举;
26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点火方式,2台床下启动燃烧器。由于此种方式为对床料间接加热,因此耗油量较大;同时受点火风量、流化风量、设备机理等因素影响,对安全经济点火提出了考验。徐州华美热电公司随着对CFB锅炉不断摸索和探讨,现已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点火方式,在经济运行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效益,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机组启动安全系数。
2010年06期 No.140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同仁;
该文提出并论述了变频器的选型要求,各种机械条件下的变频器特点,如何选择适合的控制方式、防护结构和容量及变频器的外围配置要点等。为使用单位根据现场设备特点选择适合的变频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2010年06期 No.140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任衍军;刘为华;
采用了改进型H桥串联式高压变频调速方案和在磁场定向控制策略基础上形成的柔性牵引闭环控制策略,有效地解决了里彦矿主井提升机的调速问题。
2010年06期 No.140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伟;刘欣;李振;
该文主要介绍通过远程网络对台达DVP系列PLC进行远程监控与修改程序的实现方法,着重介绍了实现的操作步骤与技术要点。
2010年06期 No.140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艳荣;薛丽芳;高明娟;
在地形图测绘中,单独的全站仪或GPS RTK系统都无法在工作效率和作业精度上同时满足需要。本文结合全站仪和GPS RTK系统的优缺点,着重叙述了两者的联合应用。这使测量工作节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地形图的精度,推动地形图测绘迈向一个新阶段。
2010年06期 No.140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平;岳飚;荆聿伟;
通过与多探点轴温探测方式的对比分析,指出了独立探点跟踪探测的必要性。结合实际经验,总结了独立探点实现轴温跟踪探测的条件和方法。
2010年06期 No.14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洋;赵琦;马宜德;
本文指出集中式多用户全电子式电能表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简介其基本结构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对各部分硬件的设计进行了叙述,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010年06期 No.140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文春;刘勇;田祥龙;孙中虎;
本文阐述了良庄洗煤厂对原洗水闭路循环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优化,将动筛洗水纳入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减少供水环节,提高供水效率,降低电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敏;
该文通过对ST2000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在矿区的应用,探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在煤矿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水平和系统稳定性,提升矿区通信保障水平。
2010年06期 No.140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涛;徐振华;
该文介绍了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硫化的有关工艺规程,提出了确保接头硫化质量的安全施工措施,并进行了具体的应用实践,对于防止接头硫化质量不高而带来的重大接头断裂隐患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010年06期 No.140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湘兰;
高层建筑安装工程中,管井往往由于管道集中、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多等特点,一直是高层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难点。本文从经验方面提出管井管道的合理布置方法。
2010年06期 No.140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明军;刘晓军;刘志中;张雪涛;
该文主要介绍了扇风机风叶安装角度的重要性和常用调整方法及缺点,具体介绍了反正切函数在扇风机风叶安装角度调整过程中的应用原理、方法以及其优点。
2010年06期 No.140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丽;
该文论述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的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2010年06期 No.140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旭日;傅涛;
文章介绍了便携式红外线测温仪的优点及其在机电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实例讲解,阐述了测温仪在技术攻关、故障点定位和隐患排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温度监测对于机电零事故的重要意义。
2010年06期 No.140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玉梅;李月霞;
蒸汽管道直埋技术的应用,大大优化了室外供热管网的设计。合理敷设管线节约了管材;正确选用保温材料降低了能耗;合理设置热补偿器及节点处理解决了输汽过程产生的热伸长;合理选用了疏水及排潮装置保证了管网运行的安全性。本项目的实施,为以后的新建工程,从技术上和经验上提供了依据。
2010年06期 No.140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茂春;
钻孔灌注桩在基础工程中应用较多,灌注桩钻孔及导管法浇注水下砼两个工序对桩质量影响较大,本文简要阐述一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10年06期 No.14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兆吉;范培金;
无论进、回风井的井口是否有高差,矿井都必然存在着自然风压。当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负压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矿井通风就必须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冬季井口安装取暖风炉后产生的热风压对矿井通风及风量的影响,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以及治理办法。
2010年06期 No.140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繁社;
根据蒸汽锅炉通风系统通风机设备老化、送风量不能满足锅炉燃烧需要等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改造。
2010年06期 No.140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瑜;傅涛;
龙凤热电公司根据现场需要对两台12MW汽轮机高、低压缸前后端部轴封进行技术改造,将原来的梳齿式汽封更换为新型的蜂窝式汽封,改造后机组在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取得的预期的效果。
2010年06期 No.140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景宏;杨明玮;
该文主要介绍了时钟系统在交换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时钟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以及由于时钟系统的原因交换系统的几个典型故障,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处理措施。
2010年06期 No.140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广东;邵珠勇;
电动机是煤矿广泛使用的动力设备,其可靠性不仅直接影响煤炭生产,还关系到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和日常维护方法,并提出了几点预防和减少电动机故障的技术措施。
2010年06期 No.14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喜国;
该文主要介绍变频技术在南山煤矿锅炉电控改造中的应用情况,说明变频器的控制原理及技术性能,分析了投用后的经济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大友;王敏;徐刚;
网络信息资源不仅是实现煤矿多种专用监测监控系统实时数据和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的重要保证,也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2010年06期 No.140 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陈志;李玉龙;刘宾;李帅;
煤矸石是开采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由于煤矸石长期堆积不治理,造成矿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针对我国矿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煤矸石造成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2010年06期 No.140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吕秀娟;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是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成果的直观表达和高度概括,瓦斯地质图在预测瓦斯涌出量,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等方面有重要利用价值。本文通过对瓦斯地质图的研究,结合矿井实际做出了相应的对策。
2010年06期 No.140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友明;
根据衰老矿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一系列改造,提高矿井抗灾和排水能力,取得较好安全经济效果,石谷煤矿的具体做法可起到借鉴作用。
2010年06期 No.140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红强;
使用针型管余热锅炉来充分利用瓦斯发电所排出的烟气余热,使燃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节能和环保的同时还创造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保证矿山的正常供暖。
2010年06期 No.140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兆平;徐西春;李强;郭世兴;
岱庄煤矿4325轨道顺槽内发现的陷落柱所处位置距离第四系底界面较近,如果和第四系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那开采将会发生突水事故,威胁矿井安全生产,论文通过EH-4电磁成像系统对陷落柱导水性进行探测,得到陷落柱含导水性以及与第四系、十三灰、奥灰的关系,对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06期 No.140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根地;孙健;胡海滨;
该文介绍了吊链和可调夹梁式前探梁的结构、加工制做和使用方法。该前探梁的成功研制,将为减少掘进工作面空顶作业,探讨更好的前探临时支护方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0年06期 No.140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健;段西亮;何勇;
文章主要介绍了葛亭煤矿16采区半煤岩坚硬顶板巷道在掘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为矿井此类巷道支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及经验。
2010年06期 No.140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邓金亮;
为了增强顶煤的可放性,在分析顶煤活动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特点,采取了顶煤注水和松动爆破的技术措施,使顶煤的可放性增加,采面的回收率提高。
2010年06期 No.140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进民;周传喜;刘尊刚;
义桥煤矿针对电滚筒皮带机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加装紧急制动装置,消除电滚筒皮带机在倾斜巷道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
2010年06期 No.140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彭永东;
为了确定合理的锚杆支护技术参数,在分析巷道支护现状的基础上,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8号煤层巷道锚杆、锚索、金属网联合支持技术参数,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2010年06期 No.140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齐军朋;徐学勇;张涛;
耙斗装载机是煤矿企业井巷掘进作业的重要设备,耙斗与钢丝绳连接存在较多的弊端和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楔形连接装置运用到耙斗钢丝绳连接上的新工艺。
2010年06期 No.140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闫超;马乾坤;
通过对谢桥矿箕斗井冻结凿井期间冻结壁温度的现场实测,探讨了井壁混凝土的水化热的放热规律;分析了冻结壁温度的影响因素;获得了深厚表土层冻结凿井期间冻结壁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2010年06期 No.140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曹树峰;许启东;
文章介绍了协庄煤矿机车信集闭漏泄通讯系统的使用现状,针对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天线共用器,解决机车运输中存在安全隐患,实现节能降耗。
2010年06期 No.140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远见;梁经群;
该文分析了高水速凝材料注浆控制巷道底鼓的机理,并针对东庞矿2610工作面巷道底鼓破坏严重的情况,提出具体的控制底鼓的注浆方案,应用FLAC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没注浆和注浆后巷道的底鼓量降低,围岩塑性区减少,岩体完整性增加。
2010年06期 No.14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孔祥锋;
煤矿落地煤堆形状不规则,采用普通方法测量误差较大,如果采用全站仪测等高线法测量堆煤体积,不受形状阻制,精度可达90~95%。
2010年06期 No.140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莹;
对淮南矿业集团某矿副井井筒冻结壁融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了不同土层冻结壁的融化速率,得出了表土段不同深度冻结壁的融化规律和融化特性。
2010年06期 No.140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许启东;张永全;曹树峰;
针对内齿轮绞车排绳乱的问题,研制出了一种有效、自动、便于安装的JD型内齿轮绞车规范排绳装置,从而解决内齿轮绞车排绳问题,消除人工排绳隐患,确保辅助运输安全。
2010年06期 No.14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晏明来;宋更亮;王照东;
为了消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和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创新应用巷道矸石充填技术,置换矿井永久煤柱。试验表明,该技术系统简单,设备简易,投入不大,但效益明显。尤其对永久煤柱较多的矿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010年06期 No.140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程善鹏;
该文介绍了煤矿多水平提升系统,重点从安全角度介绍了PLC分布式控制提升信号结构。采用西门子的S7-300 PLC并运用MPI网络的全局数据通信原理对各个分站进行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在微机系统中信号的远距离传输和可靠性问题,从而保障了矿井的安全可靠提升。
2010年06期 No.140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才;
华丰煤矿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施了矿井采区胶带输送机运输系统的改造,并在各胶带输送机运输系统之间建立光纤环网进行了实时监控。
2010年06期 No.140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运强;
本文针对煤矿及金属矿山立井重型设备下放施工,通过立井滑轮组接力下放的施工技术,解决深立井重型设备下放提升设备能力不足及容绳量不够的的技术难题,达到快速、安全施工的目的。
2010年06期 No.140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国玉;刘兆平;闫甫;安伯超;
岱庄煤矿-580m中央泵房的围岩是高应力-膨胀复合型软岩,压力大,膨胀性强,而且断面非常大,原设计采用砌碹支护,硐室变形严重,维护费用高,依据软岩巷道围岩的力学特性和支护机理,设计采用锚网索喷二次耦合支护,并采用全断面一次爆破,分阶段逐步刷大的联合施工法,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2010年06期 No.140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尊刚;甄红梅;
该文指出了断层构造带下支护方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断层构造带附近围岩独特的变形特征。提出了新的支护方案,确保了巷道的长期稳定。
2010年06期 No.140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胜勇;贾林;
扇形综采工作面在巷道拐点处采用延长转载机,随采随掐溜槽的方法,保证工作面正常运煤;工作面采取提取调采下头的方法,保证了工作面扇形巷道的完美衔接,达到综采面安全回采的目的。
2010年06期 No.140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世兴;徐西春;闫甫;安伯超;
破碎、松软围岩具有强度低、结构面发育、膨胀性和流变性严重的特点。通过研究及实践,采用锚网喷+U型钢支架加强支护,条件较差地段再进行管式注浆锚杆对两帮及底板进行注浆加固,加固后重新进行混凝土砌碹处理,有效地解决了破碎、松软围岩的支护问题,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2010年06期 No.140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玉龙;
介绍开滦荆各庄矿瑞利波探测和坑道透视的应用效果,对物探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2010年06期 No.140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运宪;郑景鹏;强建华;赵海良;
鹿洼煤矿通过厚煤层分层开采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开切眼支护技术研究,成功地解决了松散破碎顶板大断面开切眼支护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开切眼的安全快速施工。下分层综放工作面开切眼支护技术支护稳定性好、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0年06期 No.140 132-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文义;贾长科;赵军;
军城煤矿为新建矿井,主采煤层10煤、12煤为近距离煤层,为保证生产接续,实现矿井的高产高效,决定对两主采煤层实行联合开采。联合开采的关键是降低上下煤层采煤工作面的相互影响,实现安全开采。
2010年06期 No.140 13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泮飞;
通过总结北皂煤矿软岩巷道矿压显现的特点及支护经验,分析了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及影响软岩巷道稳定性的三大主要因素,对同类软岩地层巷道围岩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0年06期 No.140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砚国;潘来勇;
本文在获取大量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矿压理论,对山西吕梁放顶煤动压巷道顶板离层临界值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2010年06期 No.140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贾广兴;林治宝;汤启光;
该文介绍了龙矿集团洼里煤矿十一采区11102上材与11101运输巷老巷在不同支护形式下小角度贯通并交岔施工方案,首次提出了壁后充填墙技术,对砌碹巷道与棚拱巷道贯交的顶板控制技术进行了探索。
2010年06期 No.140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发达;张继生;
该文主要探讨了祥达煤矿在大倾角、大采高、三软工作面条件下采用综采工艺,对其主要技术、关键工艺进行了深入分析与介绍。
2010年06期 No.140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晓东;丁国利;孙大涛;田丹;
该文针对梁家煤矿生产活动中存在制约综掘单进的瓶颈问题,通过确定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的支护形式;开展一系列革新活动;建立健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及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达到提高综掘单进的目的,为矿井采掘接续平衡奠定基础。
2010年06期 No.140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才菁;
本文通过分析龙固矿井1301N工作面开采后地表观测站观测资料,得出了工作面开采后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求出了部分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丰富了龙固矿井开采沉陷理论,为今后"三下"压煤开采设计、地面建筑物的保护等提供了依据,为经济、合理、安全开采"三下"压煤奠定了基础,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14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董华旭;李冠军;
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论证了软岩巷道底板采用锚网反底拱支护技术的可行性。实践证明,锚网反底拱与巷道顶帮支护相接,可形成封闭的组合加固体,该组合体既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可缩性能,能够有效的控制三软岩层底鼓,减少巷道变形与破坏,较好的满足了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生产运输要求。
2010年06期 No.140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鹏飞;李冠军;曲德强;
在梁家井田的《精查报告》中,一般认为油1就是煤1的直接顶,并且在测井曲线上,油1与煤1是整体关系,即煤1厚度就是煤1与油1的厚度之和。在煤1油2上的开采过程中,油1也一并采出了,该层油页岩单独划为一层的实际意义已经不大。所以通过查阅梁家井田范围内钻孔的相关资料,分析煤1顶板以上岩层的含油情况,重新划定了油1层位,并研究了其资源价值。
2010年06期 No.140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国利;刘晓东;田丹;
该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梁家煤矿在4109下顺小煤柱沿空送巷情况下,施工过程中气体管理、过老巷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
2010年06期 No.140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冯德才;张文义;刘汉慈;
分析王楼二号矿主井-24m至-224m冻结表土段井筒外壁出现裂纹、渗水现象的原因,提出联合防井筒裂隙措施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2010年06期 No.140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林安;王庆斌;戈海宾;
根据花园煤矿主井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井筒冻结施工方案。主井开机冻结后冻结壁顺利交圈,并保质保量完成井筒冻结段施工。主井井筒冻结施工取得成功为深厚表土层冻结施工提供了借鉴经验。
2010年06期 No.140 151-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维锋;李晓刚;
通过对放顶煤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技术论证,初采初放时直接进行放顶煤;既合理地利用了煤炭资源,又增加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153-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淑玲;郑典松;韩明燕;
大莱龙进港铁路专用线建设将影响梁家煤矿煤4一采区4112、4108、4105工作面和2211小工作面,因此就4112和4108两个工作面如何开采及开采后地表铁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正常运营进行可行性研究。
2010年06期 No.140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永合;王伟;薛鹏;
采用扩钻孔法施工煤仓,先用MKD-5型液压钻机自煤仓上仓硐室向下钻中心孔一个,Φ108mm,周孔四个,Φ108mm,呈环型均匀布置在中心孔周围,中心孔至周孔的圆心距离400mm。由下向上逐米爆破,爆破后在煤仓中心形成一个Φ800mm的圆孔,刷宽自上而下逐米进行,一次刷宽至设计断面,同时进行永久支护。
2010年06期 No.140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安士春;赵龙;李茂臣;
盛泉公司现开采区域大多为薄煤层、残留煤柱、地质复杂煤层和"三下"压煤。为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降低巷道掘进率,在-500m十三层(61308、61307)工作面成功应用沿空留巷及Y型通风技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黄庆国;徐青云;
为了使甘庄煤矿煤层巷道支护设计有科学准确的基础数据,采用了井下煤及顶底板岩层取样,实验室加工煤岩标准试件,进行全面的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为本矿相关设计计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06期 No.140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谢兴友;赵蕻;李永雷;
当在第八层石灰岩附近遇到构造,导致地层混乱,不易判别层位时,从第八层石灰岩多特征入手,判别地层层位,常能收到较准确的效果,达到正确指挥生产、节省钻探工程量和降低投资的目的。
2010年06期 No.140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晓玲;孙玉红;马力;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三种齿形结构的高强度扁平接链环在静拉伸工作下的受力、应力分布等力学特性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分别分析了各种齿形的受力变形、破坏特点及应力分布情况,在充分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加工效率的前提下,对接链环的选型提供可靠的依据。
2010年06期 No.140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月照;王云炳;李志军;
龙口矿区梁家煤矿属典型的"三软"地层,回采巷道掘进期间的支护技术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在动压影响下回采巷道掘进施工技术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文章在客观分析煤4二采区4206工作面接续紧张、下顺施工受动压影响、地质构造较多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对4206下顺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支护形式、矿压显现特征进行了研究、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2010年06期 No.140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积峰;徐海荣;
该文主要讨论在复杂不利的地形条件下,408XL的非常规设置问题,如如何添加虚拟FDU,作Check line的几个灵活运用;对于较复杂的蛇形排列,针对其高低限和方向选择两个设置要点提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判定方法,结合LAUX的不定点机动内插,可在不利地形下,有效完成各种复杂的布设工作。
2010年06期 No.140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景志;王永宝;宋伟;
通过对现有五台不同类型空压机混合工作状态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应用高压软启动与变频器自切拖动控制技术,同时对通讯、冷却系统进行自动控制改造,完善了故障报警、自动保护及在线监测功能,全过程实现人机分离,确保系统本质安全。
2010年06期 No.140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闫甫;郭艳培;徐西春;梁瑶;
本文分析了煤层上行开采的原因以及对于上行开采研究的必要性,运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假设的一种上行开采模型,通过分析,得出应用UDEC进行上行开采分析是可行的,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0年06期 No.140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忠;李钱坤;巩克生;
翟镇煤矿在研制新型充矸支架,实现综采充填工业性实验的基础上,对使用设备进行改进优化,实现了充填高度和产能新突破。目前,已实现地面矸石和电厂粉煤灰下井回填的目标,真正实现了煤炭企业的绿色开采。该文通过介绍翟镇矿设备配套及改进优化的亮点,为条件近似的企业提供借鉴。
2010年06期 No.140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学嵩;王琦;陈修坤;李红卫;
设计制作的行走减速机对拉试验台,结构紧凑,该试验台可完全模拟掘进机井下行走工作时的受力状态,对行走减速机进行1.2倍的过载试验,验证行走减速机检修装配质量和行走马达的效率。
2010年06期 No.140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文军;韩小庆;王勇;赵孟;
该文介绍了华丰煤矿井下胶带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点。系统采用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网络结构,实现了控制数据、语音传输、图像传输三网合一。
2010年06期 No.140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顺廷;
机电设备的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煤炭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如何扎实地做好设备综合管理工作,该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措施。
2010年06期 No.140 175-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树峰;许启东;徐西鹏;
文章介绍了协庄煤矿内齿轮绞车使用现状,针对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内齿轮绞车智能保护,解决提升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内齿轮绞车智能保护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现场应用。
2010年06期 No.140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金华;许启东;苏其亮;
煤矿井下开拓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矸石,矸石升井不仅浪费财力,也造成环境污染,矸石充填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现场,该文主要介绍了矸石充填工作面矸石运输系统的几种方式。
2010年06期 No.140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传新;袁群;秦传林;
该文以焦化铁路站场缩短渡线为实例,详细介绍了缩短渡线的计算和整正技术,对提高渡线拨道质量、作业效率以及既有线渡线改造计算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10年06期 No.140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君伟;李修管;
测角精度是衡量经纬仪质量、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同时也是判定测角成果质量的重要依据。在井下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一是仪器误差,这个是由仪器制造本身的误差;二是测角方法误差,是由于瞄准和读数不正确所产生的误差,因为瞄准和读数随测角方法不同而不同;三是外界条件所造成的误差,如井下湿度、温度、矿尘量、照明度和风速等变化因素。
2010年06期 No.140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京泉;王勇;
采用喷锚喷、锚网喷二次支护,加打锚索联合支护,采用分层掘进方式,上分层掘进距下分层不大于6米。一次定炮一次起爆。
2010年06期 No.140 183-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广永;孟晨;
基于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技术建立的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监控、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故障报警与事件记录,且具有丰富的图形显示、人机交互操作、数据统计及报表功能,必将在煤矿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06期 No.140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亚伟;赵俊峰;
自然风中的脉动风分量是引起结构风激振动(抖振)的主要因素,持续的抖振可引起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形及应力,同时引起结构的疲劳损伤。该文基于有限元法及虚拟激励法,分析了玻璃幕墙结构支承体系在风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得出结构在风载荷作用下的功率谱,进而可得到节点位移,加速度及内力均方差等,为合理设计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2010年06期 No.140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宪社;
随着矿井开拓延伸,通风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通过系统调整,提高设施质量,调整设施位置,优化风机工况,使风机在合理、经济的工况区域内运行。
2010年06期 No.140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圆圆;杨锋杰;刘咏明;
利用Sr、C同位素这一实验测试技术,对在徐淮地区有争议的地层进行比较与验证,利用胶辽、徐淮地区晚前寒武纪地层Sr、C同位素数据,与已有的Sr、C同位素演化曲线对比,对胶辽和徐淮地区的地层进行分析对比。
2010年06期 No.140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镇;王海波;候波;吴文鹏;
文章介绍了有关瓦斯的特性,危害及预防的措施和我国煤层气的储量、分布及我国煤层气利用的实例,从而正确认识瓦斯的二重性。
2010年06期 No.140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鹏龙;李辉;高赟跃;
该文通过分析煤矿的水害类型、事故原因及事故易发生地点,总结出预防和控制井下水灾事故的方法及井下水灾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为煤矿预防和控制水灾事故提供参考。
2010年06期 No.140 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于立军;王英德;金思德;刘鹏;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加强对冲击地压灾害防治及监测技术研究,并针对煤矿现场实际,探索有效的现场实用技术,对防治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钢铉钻孔应力计监测在南屯煤矿93上03工作面的成功应用,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预测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的方法,在工作面安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煤矿生产实践的检验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认可。
2010年06期 No.140 19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白云波;
冲击地压是一种矿井动力现象,是矿山压力的一种特殊显现形式。我们开采煤炭就必须面对它和深入研究它。
2010年06期 No.140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朋;郭冬兰;张强;
古水11孔套管封固不良,受矿压影响,钻孔漏水,具有水量大、水压高等特点,处理难度大,充分分析钻孔漏水原因,准确运用注浆工艺,合理选择注浆材料,动水条件下成功地在井下封堵了漏水钻孔,对处理类似钻孔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0年06期 No.140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波;丁慎同;李伟;
该文以典型的瓦斯异常区为例,探讨煤层瓦斯异常涌出现象,分析影响瓦斯涌出的地质因素和采掘因素,掌握瓦斯涌出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防治,达到防止瓦斯事故的目的。
2010年06期 No.140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正德;张栋;王晓勇;
文章对目前国内煤矿瓦斯抽采的必要性及意义进行了论述,明确了瓦斯抽采方法的选择原则,并对瓦斯抽采工艺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提出了根据瓦斯涌出量分级确定瓦斯抽采方法的方针。
2010年06期 No.140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沙沙;魏久传;宋宝来;
该文利用南屯及周围各矿的实测资料,计算出下组煤开采的各孔突水系数,绘制突水系数等值线图并进行分区,指出潜在的水害因素。
2010年06期 No.140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申文彪;
系统的介绍了矿井基本建设时期对冲击地压防治采区的根本措施,结合矿井大采深、坚硬煤层、顶板坚固、厚煤层等条件下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基本建设时期的应用。
2010年06期 No.140 204-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崔磊;刘辉;刘鑫;郝海洋;
本文通过介绍煤矿老窑积水的概况和分析采掘空间周围水文地质情况,结合老窑积水特征和危害,介绍了老窑积水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避免老窑积水对矿井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合理的开采煤炭资源和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潇越;李云龙;
该文剖析煤矿火灾事故原因及具体情况后,得出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010年06期 No.140 207-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宋忠亮;
该文通过查找陶枣煤田煤矿防治水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矿井存在的水害隐患对安全生产威胁和影响,根据存在的水害隐患,研究制订了相关的防洪、防突水以及排水措施,并不断完善水害应急预案,有效防止水害事故,确保矿井生产安全。
2010年06期 No.140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邹玉龙;齐世峰;仲俊杰;
软岩矿井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煤矿生产建设的重点技术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普遍把软岩地层矿压显现与控制技术研究列为一项攻坚课题。该文以介绍梁家煤矿两个可采煤层的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为切入点,对软岩地层如何开展矿压技术研究进行了探讨。
2010年06期 No.140 210-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孟亚鹏;
通过对综放工作面周期来压前后瓦斯涌出情况和割煤、放煤期间的瓦斯涌出情况的监测,分析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与工作面周期来压的关系,从而总结出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
2010年06期 No.140 212-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珠明;
水患防治是矿井防治水中的一大难题,理论与实践证明,只要掌握规律,采取积极措施,是完全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的。该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0年06期 No.140 213-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驰;宋丽洁;陈鑫;
改变了矿井原有的湿式除尘技术,除尘风机通过吸风筒把迎头的粉尘全部吸出,使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大幅度下降,消除了煤矿煤尘隐患,改善了职工现场作业环境。
2010年06期 No.140 215-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开胜;代杰;袁明旗;
本文通过对柴里煤矿自燃发火现状分析,指出了深度隐藏高温点的特点,提出了深度隐藏高温点治理技术原理和特点,通过实例证明该技术治理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矿井在治理自燃发火出现的新问题,对矿井深度隐藏高温点治理有较高推广价值。
2010年06期 No.140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贾志强;孙庆锋;
根据4303工作面的特点,确定了该工作面自然发火区的位置,通过采取堵漏、减风降压、注氮、束管分析、加强检测等措施,成功地消除了该工作面停产线处的发火隐患,保障了该工作面的安全回撤,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10年06期 No.140 217-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诗祥;赵荣学;
介绍了巨厚表土层深井复杂条件下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主要参数的选取,分析了综放支架对顶底板的适应性和应用性,取得了实验成功;保证了深井复杂条件下托顶煤综放开采的安全和可靠性。
2010年06期 No.140 219-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春常;程燕学;郭建;冯金林;
针对鹤煤公司三矿3107(中)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中部顶板涌水问题,通过对涌水源的分析,提出了一套合理的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类似条件下的综放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技术经验。
2010年06期 No.140 22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德营;
该文针对矿井瓦斯压力大而制约掘进进尺及安全生产的现状,通过钻孔抽放瓦斯结合煤层动压注水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煤层瓦斯压力及瓦斯浓度并降低了煤尘浓度,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能力。
2010年06期 No.140 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范航;尹明东;刘长忠;
矿区铁路专用线均与国铁交接站接轨,矿区铁路机车需频繁进入国铁交接站进行取送车辆等行车作业。由于国铁车站运输任务繁忙,信号经常是分段办理。再加上矿方机车乘务人员对国铁交接站线路、信号机、道岔、股道有效长、容车数等技术设备和作业方式不熟悉,稍有不慎误闯信号,极易发生大的行车安全事故。在现有铁路信号设备的基础上,制定双方车机联控作业办法,实现了作业前联系彻底,作业中心中有数,对确保矿区铁路机车在国铁交接站行车安全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2010年06期 No.140 224-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汉峰;王步伟;王本院;
矿井通风的目的是确保井下各用风作业地点的风量,稀释和排除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井工作环境,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避免瓦斯煤尘等事故的发生。本论文从理论上和现场实际上对金达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指出了下一步优化改进的方向。本论文对优化通风网络,降低通风成本,提高通风效益,增加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合理安排采掘作业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010年06期 No.140 225+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树运;宋忠亮;
该文介绍了甘霖公司"4.17"突水事故经过、抢险情况,以及采取的针对性的抢险救灾措施,比预定时间提前一个月恢复了三水平泵房的排水系统,此项做法值得受水害威胁矿井或大水矿井借鉴。
2010年06期 No.140 226-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广学;杨建华;钟林华;
该文分析了矿井沿煤层开拓无集中泄水巷的采空区积水赋存条件和采空区突水的特点,创新性提出了采空区积水范围及积水量的估算方法,探讨了积极有效的采空区积水防治技术。
2010年06期 No.140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祝传军;
柴里煤矿在防灭火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从严管理,实施"科技兴安",逐步形成了预测预报预知、漏风查找封堵、热源位置探测、注浆注氮注胶、均压通风为一体的规范综合防治体系,实现了矿井防灭火的重大转变。
2010年06期 No.140 230+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景成;
建立煤矿预防性安全检查机制,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有效手段,是必要和可行的。煤矿预防性安全检查机制的作用正常发挥,可以达到超前预防,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2010年06期 No.140 231-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晔;闫叶俊;肖立强;
高压电网过电压对煤矿安全生产存在严重的潜在威胁。该文分析了煤矿高压电网过电压的种类以及其产生的危害,并介绍了几种煤矿企业常用的过电压防范措施。
2010年06期 No.140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峰;张国玉;安伯超;邱军;
肥城隆源井田下组煤的可采性一直以来争执不断,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肥城煤田水文地质条件对隆源井田下组煤的可采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得出了结论。
2010年06期 No.140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邵俊河;张兆海;
由于煤矿生产是井下作业,生产场所空间狭小,空气潮湿,顶板有压力,井下有涌水而且还有瓦斯和煤尘。特别是采掘工作面,电气设备移动频繁,负荷变化大;大型采掘设备直接启动,强大的电流冲击着电网,因此,矿井供电必须保证安全、可靠、经济,且有良好的供电质量和供电能力。该文从供电的基本要求入手,根据煤矿生产的环境特点,结合现场实际,阐明了安全供电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2010年06期 No.140 236-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加鹏;
工作写实是运用技术测定法研究工时消耗的主要手段。工作日写实的结果,可以作为制定时间定额各项构成因素的资料依据,但其运用范围远不止于制定时间定额,工作日写实可以用来揭露工时的浪费和缺点,研究充分利用工时的措施,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组织,研究和改进生产过程的组织工作,制定改善机械设备利用措施,研究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的措施,以及制定时间定额标准等。
2010年06期 No.140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曲延勇;骆颜;
合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作为特殊的行业,大量的经济往来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实施的,所以,合同管理也是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能否实施科学有效地合同管理,把好合同关,是现化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0年06期 No.140 239-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薛艳;丰丽;郑蒙;
立足区队现场安全生产实际,促进煤矿企业不断健全和优化区队自主安全技术培训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区队安全技术培训设施,发挥电子教室作用,提高区队自主培训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2010年06期 No.140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萍;
本文从现行条件下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当前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揭示了财务分析应注意的事项,帮助财务分析人员增强财务分析报告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并从以上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
2010年06期 No.140 24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赵振民;
在加强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过程中,为缓解资金周转困难,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从资金流动环节入手,提出减少资金占用对策。
2010年06期 No.140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勇作;
新铁煤矿,培育了具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打造大倾角安全高效一流矿井"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构建安全文化主体,夯实基础,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固牢安全基础细胞,促进了新铁煤矿和谐发展。
2010年06期 No.140 24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文蕊;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文章就如何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2010年06期 No.140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来勇;董砚国;王公法;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保证职工自身安全的基础。煤矿安全就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受到危害、物不受到损失。保证安全生产是每一个煤矿企业的头等大事。
2010年06期 No.140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褚遵强;
鄂庄煤矿始终把职工教育作为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手段,完善措施,创新机制,强化了"四种教育",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起与企业发展需要适应的安全观念、市场观念、人才观念和发展观念,保证了和谐矿区建设和企业跨越式发展需要目标的实现。
2010年06期 No.140 250-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陵;王笃平;刘宗雨;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不能满足需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现状、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2010年06期 No.140 25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魏常伟;耿其民;褚遵强;
新矿集团鄂庄煤矿实施了"区长直选、副职选聘、党政一人兼"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干部制度改革,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注入强机与活力,也是对企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一场深刻变革。
2010年06期 No.140 25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继良;王本金;方风芹;
实施经济运行质量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弥补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合理规避和防范经营风险,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翟镇煤矿实施经济运行质量评价为例作一下探讨。
2010年06期 No.140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邵绪涛;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全面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青睐,尤其是经历了2009年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后,以煤炭开采和加工为主业的煤炭企业将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因此煤炭企业应深入贯彻全面风险管理,广泛采用有效地风险管理方法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
2010年06期 No.140 256-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文民;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班组管理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是实现班组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独具特色的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
2010年06期 No.140 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华;
煤炭营销战略是煤炭企业销售成败的主要因素。企业应立足于企业实际,搞好营销战略的整合,确保煤炭产品及时销售出去,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06期 No.140 259+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发元;王笃平;刘宗雨;
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010年06期 No.140 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学平;
本文系统阐述了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在设备选型中的具体运用。这必将为设备选型的经济性定量分析提供科学的量化决策依据和有益参考,也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6期 No.140 26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传庆;
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其建立、健全及实施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该文在论述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当前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不足,会计信息失真和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力措施。
2010年06期 No.140 26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伟;
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存在较大区别,特别是许多农民工在参保以后,因为养老保险在城乡之间不能得到顺利接续,造成农民工中途退保,甚至中断养老保险的比例较高,造成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接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2010年06期 No.140 265-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平;刘西国;徐长文;
文章分析了良庄矿业公司采掘一线职工的构成成分,针对农民工的特点,研究探索了农民工的安全培训与提升现场管理的课题,为目前部分煤矿用工形式的改变及今后农民工的使用、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0年06期 No.140 267-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