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斌;
为提高干河煤矿2~#煤层采出率和巷道利用率,设计在2-3011巷进行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采用理论计算、矿压监测等手段,设计顶板预裂钻孔及参数,优选门式支架型号,监测巷道表面收敛情况。结果表明:2-3011巷留巷后,高度最大收敛量750 mm,宽度最大收敛量580 mm,围岩整体稳定,在经济、安全等方面取得良好效益。
2023年07期 v.41;No.275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田帅;
为实现荆宝煤业30203运输顺槽安全通过老空区,基于现场实际探测资料,设计将原计划30203运输顺槽沿顶掘进过老空区改为沿底掘进,并设计提出了采用超前注浆充填+金属前探梁临时支护+工字钢棚、锚网索永久支护的注浆充填过老空区技术。现场试验后,仅通过为期8 d施工工期,30203运输顺槽便安全通过了老空区。
2023年07期 v.41;No.27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智虎;
为保障新景煤矿15~#煤西翼轨道大巷围岩稳定,现场调研及矿压监测掌握其表面变形规律,采用FLAC~(3D)数值软件模拟分析大巷围岩破坏特征,提出针对性加固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注浆锚杆、注浆锚索深浅联合注浆工艺进行加固,数值模拟表明其具有可行性,应用后大巷围岩变形量微小,加固效果良好。
2023年07期 v.41;No.275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艳明;
庞庞塔煤矿9-8032巷受采动影响、托顶煤掘进,巷道局部矿压显现明显。通过顶板钻孔窥视法,确定巷道需要补强支护的范围为1800~1955 m之间,提出了“扩刷帮注浆+注浆锚索+顶板喷浆+架棚”联合补强支护方案。结果表明:巷道顶板离层量控制在22 mm以下,顶板最大下沉量为24 mm,整体稳定性较好,说明提出的补强支护方案能够及时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满足矿井安全高效生产需求。
2023年07期 v.41;No.275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元超;高峰;张信承;
针对长城三号煤矿1902S工作面厚层坚硬顶板引发的矿压剧烈、顶板悬露面积大等难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爆破切顶的弱化效果,巷道围岩变形、应力,特别是工作面超前的高应力区及大变形区都有显著减小,确定了合理的爆破切顶方案参数与爆破工艺。采用爆破切顶后,整体矿压显现特征缓和,围岩控制效果较好,能够保证安全生产。
2023年07期 v.41;No.27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韶鹏;
虎峰煤矿2-1041巷掘进过空巷时,围岩破碎松散、难以支护,通过超前探查孔得出空巷区域的垮落高度在8~13 m之间,影响范围达到了110 m。基于此,设计了注浆加固的钻孔布置、钻孔施工、注浆材料等,设计了工字钢及钢钎相结合的围岩支护方案以提升注浆加固的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掘进过空巷期间顶底板最大移进量为158 mm,两帮最大移进量为90 mm,巷道稳定性较好,保证了安全高效生产。
2023年07期 v.41;No.27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梁超;
庞庞塔矿9#煤层回采巷道表现出显著的强采动影响特征,为探究更为有效的支护方案,以9-301运输顺槽为背景,综合运用矿压监测、实地调研、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一次、二次采动影响下巷道矿压特征,设计锚网索支护及急增阻抗高偏载强力支柱超前支护方案。矿压监测结果表明,顶板最大下沉量334 mm,两帮最大移近量215 mm,满足工作面正常生产的断面需求。
2023年07期 v.41;No.275 19-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豪;
针对金能煤业软弱围岩下巷道顶板支护困难的问题,采取现场调研、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确定出合理的锚杆托板尺寸为250 mm×250 mm×10 mm,锚杆尾端采用细牙螺纹,预紧扭矩不低于400 N·m,设计了巷道支护方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量较小,且顶板整体较完整,应用效果显著。
2023年07期 v.41;No.27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伟;
晋北煤业5-103综采工作面需经过尾巷下料巷、皮带巷、轨道巷三条平行空巷,以尾巷下料巷为例,利用UDEC软件模拟研究过空巷期间工作面及空巷围岩塑性破坏规律,分析液压支架载荷变化规律,分析空巷加固的必要性,设计高水速凝材料空巷充填加固方案。结果表明:空巷局部充填参数和充填工艺合理,实现了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推过空巷,可在类似条件下推广使用。
2023年07期 v.41;No.275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少伟;
针对巷道顶板淋水造成的软岩底板难以控制的问题,以黑龙煤矿2202运输顺槽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位移及破坏形式,得出其底板最大破坏深度达到了3.0 m,底板破坏形式表现为浅部拉伸破坏及深部剪切破坏。基于现场条件,提出采用新型防水锚固剂进行锚杆索的锚固,并设计了顶板、两帮及底板的支护方案。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巷道底板最大变形量约为24 mm,应用效果良好。
2023年07期 v.41;No.275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翟涛;
为解决腾晖煤业开拓大巷托顶煤体松软极易产生大变形破坏问题,以2#煤层二采区集中材料大巷为例,实验室试验测定顶底板岩层物理力学参数,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支护参数对围岩控制效果的影响,采用工程类比法设计集中材料大巷具体支护方案。工程应用阶段矿压监测表明,巷道围岩稳定,锚杆、锚索载荷能力存在富余,能够保障其长期稳定。
2023年07期 v.41;No.275 32-34+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发发;
为解决榆树坡煤矿大断面巷道掘进时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难以维护的问题,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不同掘进、支护方案下的巷道围岩稳定性,得出合理的掘支方案为“分次掘进+锚杆索支护+巷帮滞后注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掘支方案,巷道围岩整体变形量较小,控制效果显著。
2023年07期 v.41;No.275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海龙;
针对东周窑煤矿5202工作面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稳定性差、围岩易垮落等问题,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法,确定了4~#煤层和5~#煤层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内错10~20 m的合理距离,实践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2023年07期 v.41;No.27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金峰;
为解决塔山煤矿四盘区轨道大巷围岩变形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问题,通过现场测量、钻孔窥视、声波探测等方法,研究原有支护条件下围岩破坏特征,轨道大巷围岩表现为典型的蠕变破坏及大松动圈特性,设计采用分时分段双壳注浆加固技术进行返修。返修后巷道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绝对值保持在9 cm以下,围岩完整性、强度显著提高,松动圈破坏范围显著减小,支护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矿井生产的要求。
2023年07期 v.41;No.275 42-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均明;王万里;
根据榆树井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对顶板淋水巷道围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针对顺槽控制难点,提出了顶板锚网索耦合支护、两帮高强锚杆+不对称锚索+喷浆支护、底板反底拱+锚网(梯)索+喷浆支护的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并设计了临时支护及永久支护方案。现场监测效果显示围岩变形在可控范围内。
2023年07期 v.41;No.275 45-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小军;
干河煤矿2-3002巷为该矿首个沿空掘巷工作面,为保证围岩控制效果,综合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矿压监测等手段,设计锚杆、锚索支护参数并确定煤柱合理宽度,工业应用实践验证支护参数及煤柱宽度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巷道与2-301采空区间合理煤柱宽度为8 m,掘巷阶段及服役期内围岩变形量可控,锚杆、锚索载荷大小适中且稳定,整体围岩控制效果较好。
2023年07期 v.41;No.27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鹏;
为提高煤炭回采率,降低回采巷道掘进工程量,以金辛达煤矿202工作面胶带顺槽为研究对象,对薄煤层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切顶卸压+恒阻大变形锚索补强支护”的切顶卸压方案,并对切顶炮孔参数及装药结构进行了设计。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及两帮最大相对移近量分别为112.35 mm和86.41 mm,沿空留巷效果良好。
2023年07期 v.41;No.275 52-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璋林;侯明明;储丹东;
霄云煤矿西翼轨道下山联络巷围岩强度较小,在掘进过程中顶板发生过比较严重的变形。针对西翼开拓巷道掘进过程中出现的围岩控制难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预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巷道支护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支护方案优化后,巷道围岩中可形成连续叠加的压应力承载结构,巷道围岩抵抗载荷的能力增强,围岩变形量显著下降。
2023年07期 v.41;No.275 55-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立峰;
针对申南凹煤矿主采2#煤层厚度较大,留设宽度为30 m区段煤柱浪费大量煤炭资源的问题,提出采用柔模沿空留巷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工程类比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合理的柔模充填体宽度为1.0 m,充填材料选用C30混凝土,在柔模充填体内布置规格为Ф22 mm×1100 mm的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800 mm×800 mm。通过现场试验,采用柔模沿空留巷技术所留巷道,巷道整体变形量不大,可以满足巷道复用的要求。
2023年07期 v.41;No.275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杨思凡;郝凯;
针对N3-1工作面顶板垮落困难,初次来压步距大等特点,采用高能气体预裂技术进行顶板处理,设计了37个钻孔,试验压力270 MPa。预裂后大幅增加了裂隙数量,延长了裂隙范围,直接顶垮落从20 m缩短为16.5 m,基本顶垮落从39.7~40.6 m缩短为21.8 m,基本顶垮落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得到降低,取得了良好的预裂效果。
2023年07期 v.41;No.275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加振;
为控制深部软岩巷道变形,保证安全生产,针对矿井深部地应力增加、软岩底板发生流变与结构失稳、收敛变形严重等情况,提出锚网+锚索联合支护底板治理方案,在轨枕中间加设锚杆,在底板中部加设锚索和锚网,并架设梯子梁,实现巷道断面的整体支撑结构。工程应用表明:巷道修护50 d后,巷道底鼓变形速度趋于0.01 mm/d。
2023年07期 v.41;No.27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杜云杰;
为解决巷道坚硬顶板难垮落,致使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增加的问题,以凌志达煤业15501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坚硬顶板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定向水力切顶高度与切顶角度,制定现场施工方案。根据端头支架在切顶前后的应力监测数据显示,巷道顶板应力峰值由16 MPa降低至12 MPa,实施的高压水力切顶技术对巷道围岩起到了良好的卸压作用。
2023年07期 v.41;No.275 68-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常月章;
为确保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工艺在三交河矿的成功应用,以10-2072巷留巷为背景,运用理论计算、现场实验等手段,进行顶板爆破、恒阻锚索补强、临时支护等措施,设计相关参数。实践表明,留巷围岩稳定后顶底板移近量最大为200~300 mm,两帮移近量最大为250~400 mm,实现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为相似条件下无煤柱开采提供借鉴。
2023年07期 v.41;No.275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薛小龙;
为防止晋北煤业5-4091巷掘进通过F151正断层时出现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现象,通过数值模拟及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采用水灰比为1.5:1的超细水泥浆液进行注浆加固,并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对注浆锚杆的布置参数进行了设计。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掘进过断层后,顶板累计下沉量为50.2 mm,两帮累计移进量为72.1 mm,最大底鼓量为38.9 mm,均在允许变形范围内,巷道稳定性较好。
2023年07期 v.41;No.275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亚飞;
针对赵庄二号井2309工作面顺槽顶板砂质泥岩厚度大、顶板不稳定情况,通过地应力测试得到了围岩地应力分布情况,结合顶板岩性变化对顺槽支护设计进行了优化。现场试验表明,2309工作面顺槽常规区域顶板最大下沉量为85 mm、构造区域顶板最大下沉量为289 mm,下沉量均在控制范围之内,顶板未出现严重下沉、掉矸情况,支护方案合理可靠。
2023年07期 v.41;No.275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侠东;
马道头煤业8406工作面巷道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形成顶板三角形悬板结构导致基本顶无法有规律周期性垮落,引发巷道大面积悬顶风险,利用静态膨胀致裂技术进行大面积悬顶致裂脱落,确定主成分为氧化钙膨胀剂,水灰比为0.28,钻孔孔径65 mm,“T”字形分布,采用“钻孔-水泥泥浆封孔-膨胀剂致裂”工艺步骤实现顶板静态膨胀致裂,通过钻孔窥视和顶板矿压规律监测,顶板致裂垮落效果明显,大面积悬顶安全风险有效控制。
2023年07期 v.41;No.275 81-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文龙;
针对长平矿底抽巷围岩变形破碎严重的问题,通过矿物成分分析得到了围岩中黏土类矿物成分含量,分析了底抽巷围岩稳定性,设计了底抽巷围岩超前预注浆和巷帮注浆加固方案,模拟分析了注浆效果。现场试验表明,注浆加固三个月后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巷道变形量和顶板离层量均满足安全使用要求,有效控制了底抽巷围岩的变形失稳。
2023年07期 v.41;No.275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振环;
针对部分工作面顺槽夹矸及顶煤厚度大、巷道围岩强度低、易离层、巷道顶板下沉量大等问题,提出采用中空注浆锚索注浆改性的补强支护技术提高巷道稳定性。在常规锚网索支护的基础上,根据浆液在顶板夹矸及顶煤中的扩散半径,优化中空注浆锚索间排距,注浆改性改善顶板围岩力学性能。现场试验效果表明,与常规支护比,采用高强度注浆锚索补强支护技术改善了泥岩夹矸复合顶板稳定性。
2023年07期 v.41;No.275 87-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宏亮;
龟兹矿业A3煤层A303采煤工作面矿压作用时间集中、间隔时间长、周期性相对明显,极易发生顶板大面积冒落事故,对井下作业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力致裂改造坚硬顶板缝网的技术,对其理论、参数设计、应用情况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形成了完整的应用理论。实际应用表明,水力致裂改造坚硬顶板缝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井下顶板悬顶垮落的情况。
2023年07期 v.41;No.275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威;钟旭东;
为有效解决邵寨煤矿运输顺槽大埋深、高应力、低围岩承载的条件下,巷道掘进后变形严重、不能满足巷道稳定性、掘进之后易片帮和冒顶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锚杆、锚索支护参数做出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对比发现,使用优化的支护方案能够有效对巷道进行稳定性控制。
2023年07期 v.41;No.275 93-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冯胜;
为解决晋平煤业村庄下压煤开采难题,依据其采矿地质条件设计巷式充填开采工艺及施工方法,建立地表位移监测线研究地面移动规律。结果表明:支巷围岩变形微小,地表下沉量最大为27 mm,1501充填工作面开采对建筑物损害程度在Ⅰ级影响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村庄下压煤,并有效保护了地表建(构)筑物,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3年07期 v.41;No.27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中辉;周长宽;毕青泉;
为确定陕西正通301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尺寸,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和分析了不同煤柱尺寸条件下沿空巷道的变形和受力。结果表明:沿空掘巷煤柱尺寸在5~8 m范围可保障巷道稳定,7m时最佳。现场观测表明,煤柱尺寸7 m时可以满足现场的安全生产需求,研究结果可为矿井后续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2023年07期 v.41;No.275 99-101+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张睿伟;
针对晋能集团王坪煤矿2309巷接近断层、褶曲或陷落柱时遇到的支护失效、巷道变形等问题,制定了针对性联合支护方案,提高了围岩的稳定性,后期生产中巷道变形减少,保证了安全生产。
2023年07期 v.41;No.275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维康;张龙龙;杨明;
为实现邱集煤矿7809工作面薄煤层资源安全回收,对工作面控顶支护参数进行计算,设计控顶支护方案,确定采用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的控顶方法和“见四回一”的控顶方式,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支护效果良好,顶底板收敛量较小。
2023年07期 v.41;No.275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博;
同忻矿8105工作面原采用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留巷效果差。设计采用高水充填沿空巷旁充填支护技术,充填体采用对拉锚杆、钢筋网和钢筋梯子梁加强支护,并结合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及密集钻孔卸压等措施,充填体最大变形量250 mm、210 mm,在可控范围,显著提升围岩的稳定性。
2023年07期 v.41;No.275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谭昌盛;
为了保证15104工作面快速通过断层区,防止断层区顶板冒漏范围扩大,分析了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架前冒漏机理,并对架前冒漏区提出“注浆加固+人工勾顶+超前管棚”联合支护。联合支护后,控制了冒漏现象,支架在断层区初撑力及工作阻力提高至95%以上,工作面过断层推进速度提高至4.9 m/d,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2023年07期 v.41;No.275 111-112+115+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伟旗;
为了保证603回风顺槽快速过F2-F6断层群,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失稳现象,决定对巷道原施工工艺及支护技术进行优化,提出了分层爆破施工工艺及“注浆+管棚+钢棚+喷浆”联合支护技术。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施工工艺及支护技术优化后,巷道过断层群掘进速度提高至5.4 m/d,巷道断面收缩量不足5%,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2023年07期 v.41;No.275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跃铮;
针对本煤层抽采钻孔封孔难、抽采效果不佳等问题,分析了传统常规高分子材料封孔漏气原因,基于弹性力学研究了“两堵一注”带压封孔工艺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堵一注”带压封孔工艺后,钻孔周围裂隙减少,封孔后抽采初始浓度达到60%~70%,经过70 d的抽采后仍能保持在30%左右,是常规封孔工艺的8~10倍。
2023年07期 v.41;No.275 116-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牛俊国;
随着工作面推采,受顶板来压影响,漏风裂隙发育,采空区内出现自然发火预兆。为防治大面积采空区遗煤自燃,采用压注凝胶分段隔离的方式,将大面积采空区隔离成小网格,对隔离煤柱采取了灌注水泥浆加固堵漏、喷涂高分子材料,对隔离后的网格采取注氮措施,取得良好效果,6309采空区气体化验各指标参数正常,为工作面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
2023年07期 v.41;No.275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冀凯;戴子栋;
通过氧气浓度指标法,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及现场布设束管对陈四楼煤矿21210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进行划分。结果表明:陈四楼煤矿21210工作面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自燃“三带”范围基本一致。进风侧:散热带0~78 m,氧化升温带78~129 m,窒息带大于129 m。回风侧:散热带0~42.5 m,氧化升温带42.5~92.5 m,窒息带大于92.5 m。
2023年07期 v.41;No.275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谢承莹;杨建武;卫伟;
为了研究煤峪口矿1/3焦煤的临界氧浓度指标,提高矿井的防灭火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采取煤样程序升温试验的方法,在供氧浓度分别为20.9%、10%、7%时,进行了煤样升温产气规律试验,获得了不同供氧条件下,CO和CO_2气体、烯烃气体、烷烃气体、乙炔气体的产生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煤峪口矿1/3焦煤试验煤样自然发火临界氧气指标为7.0%。
2023年07期 v.41;No.275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琛;邵文琦;王振;
为保证公乌素矿通风安全,降低通风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公乌素矿进行通风阻力测定。结合公乌素矿的开采情况提出密闭011601运输顺槽、拆除风门及扩大断面等优化方案,利用3DSimOpt软件对优化方案进行模拟,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矿通风阻力分布基本合理,优化方案切实可行,并为矿井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023年07期 v.41;No.275 129-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崔瑞清;高宏烨;
针对低渗透高瓦斯煤层,为了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利用模拟软件分析了液态CO_2致裂器间距对致裂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煤岩致裂效果与致裂器的布置间距成正相关,最佳致裂器布置间距为3 m;瓦斯流量自然衰减系数气爆后由0.038 6 d~(-1)降低至0.009 12 d~(-1),瓦斯流量衰减降幅达到76.37%,证明气爆对煤层瓦斯抽采的持续时间有延长作用。
2023年07期 v.41;No.275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路广安;
针对山寨煤矿25031工作面切眼底板底鼓破坏造成的裂隙引起甲烷有害气体溢出及裂隙水突然释放造成有害气体危害,对甲烷等有害气体和底鼓裂隙的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采用巷道底鼓治理、封闭技术、Y型通风和瓦斯抽采消除瓦斯积聚,加强巷道底鼓治理。在一系列措施下,巷道综合治理后瓦斯浓度稳定在0.1%以下,工作面未发生瓦斯超限事故。
2023年07期 v.41;No.275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云波;李笔文;陈天柱;
针对王坡煤矿孤岛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成孔难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孤岛工作面煤岩体内部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钻机、钻具的升级改造,优化了复杂应力条件下碎软、高瓦斯煤层钻孔施工工艺技术体系,并通过试验验证螺旋钻杆强力回转扫孔并配氮气排渣更适用于复杂应力碎软煤层中瓦斯抽放孔施工。
2023年07期 v.41;No.275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首杰;刘飞;韩俊丰;
为了解决煤层测压过程中利用常规水泥砂浆封孔受到煤体应力作用导致测压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利用新型相变凝胶材料代替水泥砂浆对测压钻孔进行密封,通过试验确定了中能煤矿静压水与凝胶材料的最佳配比为3:100。现场施工测压钻孔测得中能煤业3号煤二采区瓦斯压力为0.212~0.276 MPa,大于水泥注浆封孔所测定压力值,且测压成功率更高。
2023年07期 v.41;No.275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成玉;
针对新巨龙能源公司带式输送机轴承监测采用红外温度仪定期监测,单一的温度监测方法难以完成设备的安全监测和早期预警问题,基于小波包滤波技术、故障定量识别技术、SK-V201型智能振动温度监测仪基础上构建在线监测诊断技术,在运行工区中能实现对轴承的振动、温度参数实时监测,对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精准判断,应用效果理想。
2023年07期 v.41;No.275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时晋军;
为了控制15102工作面断层区刮板输送机出现“上窜下跳”现象,保证工作面回采安全,对其运行规律、危害以及机理进行分析,并从工作面伪斜调整、单体柱辅助推移、优化刮板输送机推移方向以及安装支架防倒装置等方面进行控制。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取联合控制技术后有效防止了刮板输送机“窜跳”现象,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2023年07期 v.41;No.275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明明;
针对赵庄煤业二号井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因漏电保护判定依据不准确,导致井下高压漏电保护乱跳、误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煤矿井下供电监控及防越级跳闸系统,该系统采用诊断信号法和复合信号法进行精准漏电保护,实现了供电系统的全网络智能防越级跳闸,有效解决了煤矿井下复杂条件下的越级跳闸问题,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023年07期 v.41;No.275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芦丽婧;
针对煤峪口矿超前支护移动速度慢、支护作用不足等问题,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采用“一主两副”迈步式超前液压支架作为巷道支护,并对大采高超前液压支架及其构件进行总体设计。通过在4302、4306工作面上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距煤壁40 m处,巷道断面移动速度显著增加,而顶底板的移动速度基本不变,两侧移动速度由小到大依次增加,说明迈步式超前液压支架可以满足两顺槽的支护需求。
2023年07期 v.41;No.275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魏魏;
针对曹家滩煤矿浅埋煤层长距离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设计问题,分析浅埋煤层老顶“高位台阶岩梁”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模型,研究浅埋煤层条件下矿压显现规律,得到工作面液压支架的主要选型特征参数,有效提高了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矿井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3年07期 v.41;No.275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剑红;
针对选煤厂带式输送机稳态工频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煤流量检测的智能调速方案,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煤流量图像并计算瞬时煤流量。根据瞬时煤流量,计算变频器实时输出频率,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模糊变频调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智能调速。
2023年07期 v.41;No.275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宁文淑;
针对输送带在四台矿运行中出现的超速、跑偏、堆煤、烟雾等问题,依据带式输送机安全监测的运行机制,设计出分布式安全监测系统方案。根据主站的功能,基于串口调试助手,将数据传输到虚拟串口,对带式输送机正常工作和故障出现的两种情况进行测试,同时对主站LabVIEW的安全交城程序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设计的安全监测程序可以实现对故障的判断与预警、数据的存储与查询,从而达到设计目标。
2023年07期 v.41;No.275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莉鑫;
针对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终端设备存在的端电压压降大、供电距离短的问题,详细分析了三种掘进工作面长距离供电方案,以东曲煤矿掘进工作面EBZ260掘进机为试验对象,采用终端单独补偿供电方案完成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补偿无功与谐波,达到长距离供电的目的。
2023年07期 v.41;No.275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奎现;
为进一步提高屋面改造工程在设计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以山西兰花集团沁裕煤矿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的通风机房钢屋架改造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PKPM设计软件对钢屋架结构的材料选用、节点设计等设计要点及难点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镀锌压型钢板屋面结构的节点连接用钢量较小,费用较低,是较为经济的改造设计方案;钢结构设计必须根据设计规范、现场条件及使用要求合理选择屋面坡度方向、材料及节点等,以满足使用需求。
2023年07期 v.41;No.275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