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楠楠;
为解决XV1101巷采动影响下围岩变形大的问题,采用现场观测+钻孔窥视的方式进行围岩变形特征分析,得出两帮煤体破坏深度为6 m,底板岩层变形呈现为凸凹分布;设计巷道两帮采用浅孔+深孔注浆加固,底板采用注浆锚杆加固,并在注浆加固补强方案实施后进行围岩变形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补强方案实施后,围岩变形量小,保障了巷道围岩的稳定。
2023年01期 v.41;No.269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旭波;李旭鹏;
郑庄煤矿西翼揭煤措施巷,受矿压影响巷道拱部浆皮开裂,局部形成大面积的网包。根据巷道拱顶开裂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分别采用锚网、注浆锚杆+锚杆、注浆锚杆+锚索支护方案进行补强支护,西翼揭煤措施巷得到了快速修复,做到了顶板安全可控,工时材料节约高效。
2023年01期 v.41;No.269 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伟;
友众煤业30104运输巷520~570 m区域段顶板离层和破碎问题严重,在原支护方案基础上,采用Φ22 mm×7300 mm中空注浆锚索进行支护优化。监测结果表明:支护优化后巷道顶板下沉量从273 mm减小至17 mm,减小幅度93.8%,中空注浆锚索加固效果显著。
2023年01期 v.41;No.26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堃垚;
15202工作面回采过F5断层期间,为了减少采空区遗煤量以及采煤机破岩量,决定采取俯斜回采方式,对俯斜回采期间顶板采取“超前管棚+迈步式锚索棚”联合支护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表明,俯斜回采工艺减少破岩量1123 m~3,提高煤炭回采量0.75万t,俯斜段联合支护提高了顶板稳定性,防止顶板垮落事故发生。
2023年01期 v.41;No.269 9-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俊恺;
为解决华阳二矿复杂地质条件沿空巷道变形破坏严重问题,以21306运输顺槽为例,综合运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工程类比等方法,探究上区段工作面采空区影响下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确定沿空巷道护巷煤柱最佳宽度为6 m,以“高锚固力-高预紧力-强护表”为理念设计锚网索支护方案,沿空巷道围岩整体稳定,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2023年01期 v.41;No.269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杨帆;
为了控制15103工作面端面冒漏区范围扩大,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温庄煤矿根据围岩冒漏机理,对冒漏区采取新型无机注浆材料加固、人工假顶填充等联合控制手段。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新型无机注浆材料成本费用低、注结效果好、放热量小,且人工假顶填充了冒漏空间,降低了煤体氧化以及瓦斯积聚现象,起到了有效的封堵、填充作用。
2023年01期 v.41;No.269 15-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鹏珍;
为了防止二采区回风巷过F351正断层期间围岩垮落,将断层带巷道断面优化为拱形,采取分层爆破施工工艺,并对断层带采取“超前帷幕注浆+水力膨胀锚杆+U29型钢棚”联合支护。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施工工艺及支护工艺优化后降低了爆破震动时围岩变形,提高断层区围岩稳定性,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2023年01期 v.41;No.269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马清泉;
四通煤业五采区胶带巷受采动压力影响,巷道变形严重,通过矿压监测、钻孔窥视、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五采区胶带巷围岩变形和破坏规律,提出采用KMA-1型超强矿用无机材料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后围岩整体稳定,实现了巷道围岩的长期稳定。
2023年01期 v.41;No.269 20-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郝少龙;
针对综放工作面末采回撤期间顶板易冒落、煤壁易片帮的问题,以王家岭煤矿18104综放工作面末采为工程背景,采用高强度聚酯纤维柔性网护顶工艺代替了传统金属网片铺网、联网工艺。该工艺降低了施工人员数量和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了工作面末采作业效率及围岩控制效果,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快速回撤及人员安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2023年01期 v.41;No.269 23-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任玉涛;
南阳煤业3205工作面沿空留巷期间巷道围岩变形严重,对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巷内锚网索+巷旁充填柔模混凝土墙+单体柱”联合支护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现场观测结果表明:留巷围岩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最大分别为302 mm和321 mm,分别为原变形量的29.5%和34.5%,支护效果良好。
2023年01期 v.41;No.269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晓彪;
为解决动压巷道围岩高应力、大变形问题,以五阳煤矿8005运输巷为工程背景,探索导致巷道发生大变形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围岩应力向深部岩体转移,提出动压巷道柔性锚杆“固—卸—转”支护技术,设计了合理的支护方案,并展开工业性试验研究。现场实测数据表明:巷道顶板下沉量、底鼓量和两帮移近量分别减小了55.7%、54.4%和52.8%,该支护技术可实现对巷道断面尺寸的合理控制。
2023年01期 v.41;No.269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燕鹏;
燕子山煤矿8204工作面煤柱留设宽度不合理,存在区段回风顺槽片帮、网兜现象,通过公式计算与模型模拟方法进行煤柱留设宽度优化,综合分析确定区段煤柱宽度为10 m,既可以起到支护效果,也能避免顶板片帮、网兜,保证工作面两侧安全回采。
2023年01期 v.41;No.269 32-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磊;田敬;
针对云泉煤业15103运输顺槽原支护方案和参数不合理导致的巷道围岩变形严重问题,提出了锚网索+W钢带联合支护方案和优化支护参数并进行工程应用。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新支护方案下,巷道围岩顶底板移近量最大为392 mm,两帮围岩移近量最大为210 mm,较原支护分别减少45.2%和60%,且顶板离层和锚索锚固力监测都符合要求,表明优化支护方案和参数下巷道围岩稳定性显著提高。
2023年01期 v.41;No.269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黎翔;
基于8201工作面末采时受采空区、地质构造影响,导致回撤通道顶板出现破碎、下沉现象,为了保证设备安全快速回撤,提高回撤通道围岩稳定性,决定对回撤通道顶板采取“锚杆(索)+柔性纤维网+П钢棚”联合支护技术,回撤通道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5 m以下,煤壁帮未破碎、垮落。
2023年01期 v.41;No.269 38-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志杰;
为实现下霍矿新建回风井井筒稳定并减少压煤损失,提出将垂线法应用到保安煤柱留设设计中。根据新建回风井现场地质条件,确定垂线法在保安煤柱留设中的设计步骤,根据现场参数确定保护煤柱留设边界,给出边界点坐标并计算压煤量。通过垂线法确定的保安煤柱压煤量为189.7万t,压煤量相对较小,且满足回风井保护需要。
2023年01期 v.41;No.269 40-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佳鑫;
塔山煤矿三盘区8307工作面回采期间端面破碎,导致工作面端面距加大、端面顶板承载能力降低、煤壁片帮等,增加了工作面支架移架难度,降低了工作面回采速度。通过技术研究,对端面破碎顶板采取注浆加固、超前支护、锚索吊棚等联合支护技术,端面破碎顶板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2023年01期 v.41;No.26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谷瑞;
针对麻家梁煤业14506综掘工作面掘进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从自主导航、坡度追踪、自动截割、智能控制、危险区域人员识别、一键启停等方面,对掘进机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岩巷和半煤岩巷的自动化掘进。现场实践表明,改造后巷道掘进过程实现全智能化作业,掘进速度满足矿井采掘接替要求,掘进工作面生产班单班作业人数减为9人。
2023年01期 v.41;No.269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泽年;王树明;张鹏;
为缓解采掘接替紧张,提高回采巷道掘进支护速度,以文家坡矿4107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掘锚一体快速掘进装备进行掘支运平行作业,设计了掘进支护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现场结果表明:掘锚一体快速掘进设备掘进效率高,锚杆、锚索受力稳定,效果良好。
2023年01期 v.41;No.269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晓欢;
为解决塔山矿8220孤岛工作面内错尾巷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速度快的问题,通过对支护现状和原因分析,提出采用混凝土支柱进行强化支护,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分别较原支护方案减少65%和60%,巷道断面收缩率减少26%。
2023年01期 v.41;No.26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世雄;
针对白洞煤矿工作面回采期间坚硬顶板来压步距长、矿压显现明显问题,提出采用高压水力压裂弱化坚硬顶板方案,设计施工技术参数并进行了工程实践。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分别降低52.1%和52.9%,工作面回采期间未出现大面积片帮和漏顶流煤现象,顶板得到有效控制。
2023年01期 v.41;No.269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鹏;
为控制巷道围岩变形,针对百良旭升煤矿515工作面皮带巷存在的围岩变形量大、锚杆断裂等支护失效问题,通过分析支护失效的主要原因,制定了针对性支护优化方案。现场实践结果表明,支护优化后的巷道围岩最大变形量54 mm,未出现锚杆断裂支护失效问题。
2023年01期 v.41;No.269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豪桐;
为了解决大采高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因片帮、冒顶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的问题,以长平矿4306工作面为背景,通过分析工作面采动应力对断层的影响,对工作过断层影响区进行划分,进而提出工作面过断层精细化片帮防治技术。井下试验表明,4306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未出现大范围片帮现象,工作面最高推进速度11.5 m,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2023年01期 v.41;No.269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刘国忠;
针对综采工作面小煤柱护巷围岩变形大、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8107工作面运输顺槽护巷煤柱尺寸,采用工程类比法确定了巷道支护参数,并采用数值模拟法对小煤柱的稳定性和沿空巷道支护参数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现场试验表明,采用6 m小煤柱护巷,在工作面采动应力作用下,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稳定性好,巷道围岩变形小。
2023年01期 v.41;No.269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牛永红;邢奇凯;
望云煤矿北翼轨道巷为大断面4.62 m×5.30 m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巷道在开拓过程中遇62 m×51m的陷落柱,通过优化爆破设计和支护参数,利用“锚网喷+U型钢架”联合支护的形式快速通过了陷落柱,保证了北翼轨道大巷的顺利掘进,为矿井采掘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利保证。
2023年01期 v.41;No.269 67-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宇;
云冈矿8418工作面需要穿过部分皮带巷和轨道巷,存在空巷片帮或冒顶风险。为提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段划分充填区域,采用水灰比2.4:1高水材料对空巷进行充填,充填后布置在8418工作面综采阶段支架支承压力最大为30.5 MPa,小于支架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充填支护工艺能够保证巷道围岩稳定。
2023年01期 v.41;No.269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越;
为解决西直格庄金矿采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难支护等问题,采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确定了联合支护技术支护参数的合理性,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方案可有效控制围岩巷道的变形破坏,保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
2023年01期 v.41;No.269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褚福桥;曹东京;
为解决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高庄煤矿大断面掘进巷道围岩变形显著问题,针对原支护存在的问题及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点,提出了注浆锚索支护方案,从注浆改性和加强支护两面改善支护-围岩系统承载能力。现场监测数据表明:在注浆锚索支护方案下,顶板下沉量为21 mm,两帮移近量为74 mm,底鼓量为25 mm,同原支护相比变形量减小了90%以上。开展的顶板窥视结果显示围岩稳定性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离层破坏情况,同时浆液扩散效果良好。
2023年01期 v.41;No.269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云天;
隆安煤矿8203运输顺槽掘进期间受构造应力、邻近采空区等影响,巷道围岩出现严重破碎,决定对原顶板支护进行优化,采用“高应力锚索棚+桁架锚索”联合支护。采用联合支护技术后,巷道围岩破碎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实测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7 m,两帮收敛量控制在0.32 m以下,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2023年01期 v.41;No.269 79-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亚军;
为解决屯兰矿18509工作面破碎围岩巷道变形破坏严重、采掘过程中围岩易垮落、锚杆索失效等问题,采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破碎带围岩在不同注浆加固方案下围岩的变形特征,提出巷道顶板浅层+深层相结合、煤柱帮深层注浆加固技术。实践表明:该加固技术可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2023年01期 v.41;No.269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宋振江;王海博;
针对冲击危险性巷道稳定性差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理论计算以及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对小庄矿40207冲击危险性运输顺槽的失稳原因及超前支护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回采期间,巷道受超前支承压力影响易产生巷道失稳现象;确定了超前150 m内采用超前防冲式液压支架。经现场实测,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为48 mm,两帮移近量为43 mm。
2023年01期 v.41;No.269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瑞兴;
针对忻州窑矿8318工作面回采率低以及维护效率低的问题,采用高水速凝水灰比为1.5:1的充填材料为核心的充填采煤工艺,完成了机械化充填设备的选型,设计了对应的充填工艺流程。无煤柱充填采煤工艺可减少工作面顶底板近160 mm的移近量,工作面围岩支承应力减少近5.2 MPa,应力集中系数降低0.31。
2023年01期 v.41;No.269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桑伟冲;乔西如;
西翼胶带大巷受高应力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影响,巷道整体出现持续性变形现象,通过分析该地质条件下巷道围岩特点及变形破坏机理,从改善围岩结构整体性、强化支护体系作用入手,确定采用扩修后对巷道进行高强高预紧力锚网索+新型无机材料注浆加固的方法。现场矿压观测验证,该方法能够减少巷道变形量及返修量,达到较好的支护效果。
2023年01期 v.41;No.269 90-9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闫志铭;
为了研究掘进头水力割缝技术的效果,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分别模拟了3孔抽采、5孔抽采、3缝抽采和5缝抽采四种技术方案,分析了各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抽采速度的变化规律,对各技术方案的消突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进行了现场割缝抽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普通钻孔抽采方案,水力割缝技术可有效地提高掘进头瓦斯抽采效率,消突效果提升显著。
2023年01期 v.41;No.269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建峰;
根据10604采煤工作面实际情况,利用格雷哈姆系数进行采空区遗煤自燃程度测定,发现在采空区不同地温条件下,格雷哈姆系数应根据实验室测定结果进行对应改变。停采期间为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采用封闭墙、灌注凝胶和砂浆的综合防灭火技术,回风巷和上隅角CO含量始终低于2.4×10~(-5),温度稳定在30~35℃之间。
2023年01期 v.41;No.269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光富;
黄陵一号煤矿综采工作面面临粉尘浓度频繁超标问题,以624综采工作面为例,研究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粉尘的润湿效果,给出合理的抑尘剂配比,设计抑尘剂自动添加装备。应用表明:喷雾系统加入抑尘剂后采煤机司机处全尘和呼尘的降尘效率分别由原来的64.6%、59.8%提高为83.7%、84.2%,能够显著降低粉尘中SiO_2、Al_2O_3等矿物颗粒的含量,改善了矿工的工作环境。
2023年01期 v.41;No.269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利军;
沁和能源集团候村煤矿在3605工作面进行粉煤灰灌浆防灭火技术应用研究,采用高温煤体试验确定粉煤灰浆液降温效果,采用井下现场试验确定灌注粉煤灰最佳水灰比为5:1。对比黄土浆液,粉煤灰浆液制作成本从99.08元/m~3降低至35.07元/m~3,经济效益显著,既解决了粉煤灰排放问题,又达到了很好的环保和防灭火效果。
2023年01期 v.41;No.269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通海;
针对四老沟煤矿东翼皮带大巷当前除尘系统效果不佳且存在运行故障风险较大的问题,通过试验对比方法,设计以气水射流通风除尘器为核心的井下通风除尘系统,经工业性试验验证系统除尘效率达到86.7%,除尘过程不会出现起雾现象,且电控结构简单,运行故障风险大大降低。
2023年01期 v.41;No.269 107-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平;朱鹏;尚学锋;
为满足榆树岭煤矿综放工作面瓦斯防治需求,通过对大气压力监测,并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采用高位钻孔交替抽放采空区顶部瓦斯,使瓦斯抽采纯量在290.5~1 562.3 m~3/min之间,单孔瓦斯抽采流量在0.29~0.94m~3/min之间,有效控制了综放工作面的瓦斯异常涌出问题。
2023年01期 v.41;No.269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令狐建设;臧杰;
为了对阳泉矿区内不同类型的煤与瓦斯突出风险进行分类管控,建立了基于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模型的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分类方法,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建立了分类指标体系,利用阳泉矿区典型矿井实际样本验证了该分类方法的可靠性,对阳泉矿区以及国内其他条件类似矿区的煤矿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分类管控以及针对性防治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价值。
2023年01期 v.41;No.269 113-115+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常华;王成稳;
随着新河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自燃初始温度升高,导致发火危险性增加。为预防新河煤矿7312工作面采空区发生煤自燃事故,通过监测采空区气体浓度,得到采空区内O_2浓度的变化规律,利用FLUENT软件对O_2分布进行模拟,得到自燃“三带”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一致,以此对工作面进行采空区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
2023年01期 v.41;No.269 116-1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洋;崔保阁;王冲;
以唐口煤矿530采区及相关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深入研究采空区覆岩运动规律。通过分析岩移观测数据,以地表下沉速率作为地表稳沉的临界值,推测出530采区地表稳沉时间,确定了5307工作面超前应力及侧向应力范围,为类似条件下煤层安全开采提供理论指导。
2023年01期 v.41;No.269 119-122+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波;
为保证带式输送机安全正常运行,基于带式输送机的摩擦传动原理,对胶带受力进行分析,计算驱动滚筒对胶带的摩擦驱动力,分析了该机构的组成部分,零部件选型和张紧力控制的工作原理。实践表明:通过张紧力控制系统,皮带张紧行程可达20 m,改变输送机胶带的张紧力,胶带磨损消耗降低30%。
2023年01期 v.41;No.269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唐满富;
以大海则煤矿201工作面为对象,设计开发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智能化快速掘锚成套装备,通过整合掘进、锚杆支护、运输、除尘等多道工序,解决掘进、锚护和运输等多项工艺同步作业问题,实现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综合机械化快速掘进,煤巷掘进平均月进尺从500~600 m提高到1500 m以上。
2023年01期 v.41;No.269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建荣;
对煤矿井下巷道下运带式输送机飞车状态机理进行分析,运用摩擦学理论和电气控制技术提出防飞车综合治理方案。该防飞车综合治理在刘家梁矿下运带式输送机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当前该下运带式输送机已运行有1年之久,设备整体运行稳定,无一起飞车现象发生,防飞车综合治理效果理想。
2023年01期 v.41;No.269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晓帆;
针对目前煤矿在采掘过程中使用钻机钻孔进行构造探测出现的工期太长、严重影响生产的问题,研制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钻孔可视化轨迹仪,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详述了系统的关键技术。通过工业性试验,能有效地探测钻孔方位角及倾角,实时直观地观测到钻孔内的各种构造,保证防治水工作的有效开展。
2023年01期 v.41;No.269 132-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文龙;
针对千井煤业井下防突风门采用人工使用杠杆进行开启的方式,实际应用中存在开启难度大、风门损坏严重、伤人事故频发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气控风门自动闭锁装置,在8501工作面防突风门进行安装并投入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装置可有效实现防突风门开启/关闭动作自动化,保障了煤矿通风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3年01期 v.41;No.269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申鹏飞;
为了解决山西天脊潞安化工有限公司井下带式输送机以定速运行磨损量大、能耗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激光辅助测量煤量的带式输送机智慧化节能控制系统,实现了以带式输送机上煤量分布为基础来对带式输送机运行带速进行动态调节。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新的控制系统能够将带式输送机运行时的平均带速降低38.6%,将带式输送机的运行能耗降低29.4%。
2023年01期 v.41;No.269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席恒飞;
针对王家岭矿综采工作面运输机尾以往采用人工进行清理,作业强度大、清理效率低且安全系数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运输机尾强力清煤装置,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现场应用表明,运输机尾强力清煤装置整体运行稳定,操作平稳、简单、可靠,减轻了机尾人员清货的作业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3年01期 v.41;No.269 140-14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锦龙;
针对带式输送机出现的断带等故障问题,分析传统张紧装置存在的缺陷,设计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结果表明:自动张紧装置20 s内就可以实现带式输送机平稳的工作并且实时调整输送带张力大小,保证了输送机运输工作的平稳进行。
2023年01期 v.41;No.269 142-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峥嵘;
麻家梁选煤厂用B1200型带式输送机输出功率恒定,存在电能损耗大、无法实时监测煤流量等问题,对该带式输送机整体架构及其硬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利用PLC系统进行信号分析处理,并结合WINCC软件实现系统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对比分析节能和恒速两种模式的耗电量差异,节能运行时耗电量、总电价降低30.02%、43.1%,达到预期节能效果。
2023年01期 v.41;No.269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宇;
晋能控股集团刘家梁矿8115工作面底抽巷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初始设计方案存在发生飘带安全事故的隐患,从上运凹弧段和下运大倾角段分别进行了转载式防飘带优化方案设计。应用结果表明:8115底抽巷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运行稳定,近10个月未发生一起飘带和跑偏安全事故,有效解决了带式输送机抬升至大倾角造成的飘带现象,安全、经济效益显著。
2023年01期 v.41;No.269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兆磊;刘金龙;丛磊;
本文以煤矿机修厂维修车间为研究对象,以价值流图分析为手段,结合鱼骨图分析找到影响设备维修效率的关键因素,分别从车间布局、人才育成、库存管理、标准化作业4个方面制定精益改善方案,实现维修过程精益化。实践证明,水泵维修交付周期缩短38.9%,增值比由8.5%提高到12%,达到了增强员工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023年01期 v.41;No.269 152-15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甜静;
针对玉华煤矿采区工作面运输顺槽下运带式输送机液压式和重锤式张紧装置张紧效果不佳,带式输送机故障频发等问题,进行了变频调速自动张紧装置的设计,并对相应电气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实践应用效果表明:下运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行稳定可靠,可有效实现皮带张紧自动控制功能,社会安全经济效益显著。
2023年01期 v.41;No.269 156-157+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